呼吸治疗“黑科技”、口腔卫生“仿真秀”、中医技法“初体验”……这个夏天,来自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的师生们横跨太平洋来到杭州,在浙大城市学院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学探索之旅!
制作中药香囊
学习八段锦
体验拔火罐
近日,美国罗马琳达大学2025年跨学科学生暑期交流活动在我校开展。活动聚焦健康科学实践与中医药文化魅力等主题,通过专业实训、文化体验等形式,进一步深化中美医学实践教学与文化交流。
在为期10天的活动中,罗马琳达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Dr. Angelika Ashburn和Dr. Alvin Rosete带领护理学、药学、儿童医疗辅导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走进浙大城市学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在学校“城院之窗”展厅,师生代表团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我校与罗马琳达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十余年的合作办学成果,对三方共建国际健康科学中心并开设口腔卫生特色班、呼吸治疗特色班给予高度评价。
随后,师生代表团还参访了我校数字文化创新基地,沉浸式体验智慧教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景,对我校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实践表示赞赏。
深化实践教学,学习专业技能
围绕“健康科学实践教学”主题,我校充分发挥呼吸治疗、口腔卫生等特色实验实训空间优势,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实践体验活动。
在“呼吸治疗体验课”中,罗马琳达大学师生通过参与肺功能检测与呼吸机操作,现场感受了我校呼吸治疗多功能教学平台与临床情境模拟系统的建设成效;“口腔卫生体验课”则借助仿真头模与数码互动系统,直观演示了标准化的口腔检查与清洁流程。来访师生对我校师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验教学条件给予积极评价。
我校“呼吸治疗特色班”和“口腔卫生特色班”的学生亦参与其中,与美国师生就健康干预理念、专业技术细节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
体验中医文化,感悟传统智慧
为增进美国师生对中国传统医学的了解,我校特别策划了中医药文化课程,其中包含“中药与文化”“养生锤与防蚊香囊制作”“针灸与拔罐实践”等实践活动,向来访师生展示了中华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的融合路径。
在“中药与文化”课程中,师生们现场辨识多种中药材,学习其特性与应用,并通过制作香囊、养生锤等实践活动,切身感受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理念与情志养生智慧;在“中医适宜技术体验课程”中,师生们聆听了八段锦等传统健身功法的系统讲解,并在专业中医教师的操作指导下,亲身体验了针灸、拔火罐等中医特色技术。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沉浸式学习,罗马琳达大学师生对中医适宜技术的科学内涵及中国传统医学“简、便、验、廉”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入的认识。
开展青年对话,促进文化交流
活动期间,我校安排医学院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师生全程参与接待、讲解与交流。这不仅为来访师生深入了解中国医学教育体系、传统健康文化与现代教学模式的融合提供了窗口,也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师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宽了国际视野,激发了对全球健康前沿议题的关注与思考。此次活动不仅推动了中美两校健康教育理念的互学互鉴,也有效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增进了跨文化理解。
此次活动是中美高校在健康科学教育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两校在国际交流、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成果。未来,学校将依托国际健康科学中心等平台,拓展跨文化医学教育合作,为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与全球健康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张丹
审核:孙亚飞
终审:李磊